中国人的姓氏演变过程才是一部真正的民族史,比我们可见的所有史书都要更客观更真实。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那些最古老的姓氏是怎样来的,这也是姓氏演变的基点,如果这个基点出错了,那么这个演变过程必然会出现偏差,而我们现在的主流的关于姓氏的认知就存在这样的偏差。
现在可查的最早的关于姓氏起源的解释来自《国语》。
《国语·晋语四》有:“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少典娶了有蟜氏,生下来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发展,所以黄帝姓姬,炎帝在姜水发展,所以炎帝姓姜。
这种说法即便是到了现在也还是有很多受众的,或者说,我们很多时候对古人的说法选择一种不较真的态度,即便这种说法缺乏客观性和逻辑性。
其实很多事情是经不起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如“黄帝以姬水成”这个说法,只要问一下姬水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姬水?“姬”字当何讲?河流是不可能天然就有名字的,总会有第一个人来给她命名,那么这个命名的人为什么要称呼她为“姬水”而不是其它的什么呢?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答案,那么“黄帝为姬”就无法成为定论。
事实上,这世间万物都是先有人而后有名,所谓名无非是人们对事物赋予的标签,像“姬”这种典型的姓氏专用字,必然是要先有一个姬姓部落,然后姬姓部落所生活的水系才会被称之为“姬水”。
所以说,最古老的姓不是来自地名,恰恰相反,应该是先有部落,然后才是部落所在的地方以部落的姓或其它特征来命名。这个其实非常好理解,例如某个地方叫赵庄,那么必然是曾经有一个赵氏家族在此居住并构成了影响,然后才会有“赵庄”这个名字,讲到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氏”的情况。
在周代及其之前,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最早的姓属于部落的符号,每个部落有且只有一个姓,用来辨识婚配,而“氏”是氏族的旗帜,部落相当于拥有共同血缘的氏族的集合,所有一个“姓”下面会有多个“氏”。中国最早的地名很多都是以最早生活于此的氏族的“氏”来命名的,如“虞地”的称谓来自虞氏,“秦地”的称谓来自秦氏,等等。
“姓”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氏”是存在继承和漂移现象的,这就产生同氏不同姓现象,举个例子,我们知道现在有秦姓,这个秦姓其实是由先秦时期的秦氏演变而来,但秦氏有多个,分为嬴姓秦氏、姬姓秦氏,可能还有其它秦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氏”的继承和漂移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简单地捋一捋它们之间的关系。
“秦地”的可追溯的源头是今天的河南省范县境,这个“秦地”曾经一度是嬴姓部落的领土,生活于此的就是嬴姓秦氏,但在西周初期,这支嬴姓秦氏因反抗周人失败,全族被迁往西北,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境,所以那里又有了一个“秦地”,而当西周被犬戎攻破后,周王室东迁,秦人趁机迁至陕西境内,所以今天的陕西简称为“秦”,这就是地名漂移,其实就是“氏”的漂移现象。
这里补充一下,说秦国国君嬴姓赵氏是不对的,这是司马迁的误解,事实上,秦与赵分开得非常早,而且“秦”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
嬴姓秦氏被迁走之后,原来的河南“秦地”成了鲁国的领土,鲁国国君伯禽的后裔被封在了那里,也以“秦”为氏,这就是姬姓秦氏的由来,这就属于“氏”的继承现象。
总之,“氏”会存在继承现象,但“姓”不会,因为无论是内婚制部落还是外婚制部落,都需要保持自己的“姓”与其它部落不同,也就是独一无二的,但“氏”只需要保持在“姓”之下的其它“氏”不同即可,即,不会有两个姬姓秦氏,这就像一个家庭里不会有两个孩子同名,但这个家庭里的孩子可以同其它家的孩子同名一样。
继续看《国语》中的那句“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里的姓显然是发生了继承,也就是在黄帝之前已经有一个部落把“姬水”命名为“姬水”了,之所以命名为“姬水”是因为这个部落就是“姬姓”,因为“姬”这个字最早只有姓这一个用处,而黄帝部落到来之后继续使用这个“姬姓”,这就形成了继承关系,这是把“姓”与“氏”混淆了,而先秦时人不可能犯这个错误,也就是说,《国语》中的这句话大概率是不太清楚先秦时期的姓氏情况的汉代及汉代之后的人插入的。也就是说,这句话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错的。
事实上,最早的“姓”来自于上古时期的用于辨识婚配的符号,先于文字出现,大都是女字旁,但带女字旁却不是最初的形态。我们以“妫姓”为例,“妫”的本字其实是“为”,应该写作“為”,本义是驯养大象,加个“女”字是为了强调这个“為”是作为姓来使用的,而姒的本字是“以”,姜的本字是“羊”,姞的本字是“吉”,等等。
姓虽然是用于辨识婚配的,但最早的姓却不是用来同姓不婚,而是异姓不婚,这就是内婚制,人类社会的婚配制度的发展通常是:群婚制—内婚制—外婚制。也就是说,“姓”是内婚制的产物,内婚制在同姓通婚的前提下,还有同氏不婚的要求,这是一种可以减少近亲繁殖又可以保证部落血统纯正的婚配制度,在对偶婚出现之前,这些氏族都是围绕老祖母来建立的,所以氏族的精神领袖通常就是这个老祖母,但是,由这些氏族组建的部落的首领通常都是男性,这是男性在战争中相比女性更具优势所决定的,在上古传说中的那些帝王通常都是男性,这是无可置疑的。
在内婚制时期,当一个氏族脱离原有部落之后,就失去了与原有部落内的氏族通婚的可能,这时就要重新组建部落,一个新的“姓”也就诞生了,这就是上古时期会有众多姓的原因,祝融八姓就是这么来的。而外婚制制度下只能产生新的“氏”,因为族群迁徙并不影响婚配,只要不同姓就可以通婚,并没有产生新的“姓”的需要,这就是周代没有新的姓出现的原因。
所以说,中国人的姓氏演变主要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早的内婚制时期,从夏商一直上溯到上古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上古姓的主要分化期,我们在先秦文献中所见的那些“姓”基本都是这个时期分化出来的;第二个阶段是商周至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以外婚制为主,“姓”的分化基本停止,大量的“氏”就是这个时期分化出来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战国中晚期开始,随着庶民的崛起,“姓”和“氏”逐渐混淆,到了秦汉时期,基本实现了姓、氏不分,并统称之为“姓氏”,也就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姓氏。